读书阁 > 历史小说 > 汉明 > 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趁它病要它命
  怎么放大敌人的兵力、战力?

  很简单,让北伐军登陆北岸,引发北岸防线全线溃败,只要战败的人多了,那么,陈锦就如同一粒沙子,淹没在无数战败将领之中,罪过也就不值一提了。

  就算最后依旧被追责,也可保住家人不受牵连,法不责众嘛。

  就这么个荒唐的念头,让陈锦做出了撤退决定。

  这念头看似荒唐,但事实上,从古至今,时而有之,特别是国朝末年,就更多了。

  明末有之,清末有之,后世倭国入侵时,一样有这样的人。

  他们的本意并非想卖国,当时的一念之差,根本没去考虑引发的后果,就想着法不责众四个字了。

  可北岸清军的突然撤退,确实震惊了北伐军所有将领。

  吴争甚至怀疑,敌人是不是学乖了,想对自己来一出诱敌深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吴争至少犹豫了一柱香的时间,竟然没有一个将领催促吴争下令追击。

  事实上,所有人都在怀疑,这,究竟是不是圈套。

  更多的将领,心里还是想着见好就收,今日的战果已经很大了,以千人的伤亡,击杀了上万旗军,这等战绩,足以彪悍青史。

  敌人遭此重创之后,短期内已经失去继续进攻南岸的实力,我军只要固守淮安,等援军到来,就是胜利。

  没有人想要冒险去扩大战果,吴争的犹豫其实正合众将的心意。

  可至少有两个人想法不一样,蒋全义和宋安。

  这二人的想法和反应也不一样。

  宋安是心性所致,敏锐地意识到了,对岸敌人有可能真是撤退,但他向来不主动去改变自家少爷的决定,他自认要做的,就是忠诚地执行自家少爷的命令,所以,他是想到,但不说,等着吴争自己决定。

  可蒋全义则不同,他向来“跋扈”惯了,连吴争的命令都敢抗,当日若非他执意北上,哪有眼下之困?

  如果泰州卫按吴争命令固守兴化,与高邮州方国安部、东面鲁之域部连成一线,足以互为犄角,就算真有凤阳府上万骑兵突入扬州府,以蒋全义、方国安、鲁之域三部兵力,就算无力驱逐敌骑,固守三城自保还是有余的。

  正是因为蒋全义抗命突进,使得战线拉长,身后防守力量空虚,才被敌骑拦腰截断,造成了这二十多天的困境。

  当然,鲁之域攻盐城受挫,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如果盐城顺利占领,那么就算被截断后路,有通州一条退路,也不至于被四面合围。

  虽然吴争至淮安府,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但蒋全义一直希望自己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胜,以功折罪。

  之前慨然请缨强守五天清江浦,也是这种心理,而事实上,他确实守住了五天,没有让一个鞑子越过他的防区,哪怕付出了泰州卫数千条性命。

  但蒋全义觉得“不过瘾”,他自认还不足折去他抗令北上之罪,所以,对于他而言,每一个微小的战机都会被他无限放大。

  与宋安不同的是,蒋全义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敌人是真的在撤退。

  对蒋全义而言,他唯一想做的是,打得过要打,打不过,也要打。

  敌人的撤退,给了他建言进攻的最好理由。

  “王爷……您说过,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收复清河,西慑宿迁,东震安东,进可攻退可守,更可为第一军援军到来之后的北伐,搭上一块跳板……机不可失啊!”

  许多时候,改变战局的往往来自于一瞬间的冲动。

  事实上,没有一场大捷,来自于战前的谋划。

  战争的推进,都是在一场场战斗中,渐渐集腋成裘的。

  说战争还未开始,就决胜于庙堂之上,那是神话,不足为信。

  真正的战争,往往在于积累每一场战斗。

  吴争动心了,跨越黄河的意义,不下于五年前越过钱塘江,更不下于三年前越过长江。

  饮马黄河,北伐真正的大门就打开了。

  吴争能不被诱惑吗?

  当然不能!

  蒋全义说得对,收复清河,进可攻退可守,就算敌人援军蜂涌而至,大不了,渡河返回淮安,这样至少对清廷是个震慑,同时也为淮安城的防御拓展了空间。

  看着吴争意动的神色,不同于其它将领,宋安,落下了实锤。https://www.dushuge.org

  “少爷……清军可能真的在撤退。”

  这话让正犹豫如何说服众将领反击的吴争,心中大为畅快,果然是发小,自己还没表态,就领会自己的意思了,简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敢情,吴争还认为,宋安说这句话,是捧哏、助推呢。

  “哦……你倒是说说,清军在北岸尚有足够的兵力,为何要撤?”

  宋安一指江面上漂浮的尸体,平静地说道,“整整一天,敌人以飞蛾扑火之势,救援第二波来犯的敌人,以至于越陷越多,最后北岸不战而溃。”

  吴争讶然道:“你的意思是,多尔衮已经服输,自认战败?”

  “不。”宋安摇摇头道,“如果是多尔衮在指挥,他当会断臂求生,当第二波清军被我军困于江面上时,他必定很清楚,在水面上对抗,清军是吃大亏的,绝不会继续派兵增援……所以,我断定,对方不是多尔衮在指挥,而是另有其人……甚至,可能是汉人,对,一定是汉人,只有汉臣,才会更担心因八旗军伤亡过多,而被清廷惩治……所以,就算明知不该救也必须救……对,肯定是这样!”

  不得不说,宋安有着异常敏锐的洞察力,片言只语,已经将事实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如果此战不是太过突然,长林卫来不及反应过来,象这种情报,经宋安的能力,原本不该到此时还不知晓。

  宋安的分析,引来了众将的纷纷认同。

  吴争心中大慰,至此,收复清河、发动追击的大门已经敞开。

  渡河之战,随即开启。

  前令撤回,新令传达,“趁它病,要它命!”

  申时初,在吴争的亲率下,北伐军二卫渡河,向北岸发起进攻。

  宋安被留在淮安,因为,只有他,才能让吴争真正放心、无后顾之忧。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读书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汉明更新,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趁它病要它命免费阅读。https://www.dushuge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