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侧,东厢房。
与西厢房里的情形,如出一辙。
只是屋内人数略微不同,有三个。
夏惠吉手捧着一碗酸梅汤,端到夏淑吉面前,柔声道:“大姐……喝一口酸梅汤,消消暑吧。”
夏淑吉干裂的嘴唇微微动了动,却执拗地摇摇头,“小妹……拿走吧,我是被王爷拘禁……今日你们将我带来此屋,已是违了王爷法令……岂可再造次?”
这话让边上正在喝酸梅汤的李海岳,很不认同。
她将已经喝完的空碗,往桌上一顿,大大咧咧地道:“杀人不过头点地……错了咱认罚就是,莫得连改的机会都不给了吗……大姐尽管喝,我瞧王爷……其实也很好相与的……这次,不也没有真治大姐的罪吗?”
夏淑吉神色惨然,她干涩地道:“此次我犯的……已经不是错……是罪……不可赦之罪,王爷若非看在舍弟份上,怕是……!”dushuge.org
李海岳满不在乎地道:“大姐所谋之事,最后不是没成嘛……王爷也好好的……大姐放心,王爷此次回来,我定会你求情……!”
夏淑吉摇摇头道,她艰难地哽咽着,“我之意……并非是为助大长公主获罪……王爷训斥得对,这一路上、京城之中……因我而死的人……那么多的人……无辜地死了,皆因我的私仇……死了……满城百姓都在咒我……骂我是个恶妇……!”
夏淑吉被擒押解进京,被京城百姓“夹道欢迎”的景象,令李海岳不寒而栗。
李海岳脸色变了,瞬间苍白起来,“大姐别说了……他们……他们应该不会怪你的……你也是为了早日替家人复仇嘛……!”
说到这,三女不约而同,突然就安静下来。
这时,吴小妹突然推门冲了进来。
“你们之中,有人愿意和我一起,讨鲁王窃国吗……?”
吴小妹的这句话,让屋内原本各想心事的三女,齐齐抬头,惊讶地看着吴小妹。
“这事……太大,咱们不好……掺和吧?”夏惠吉忧心忡忡地,她看了一眼姐姐,小心翼翼地道,“大姐之事……已经没法与二哥交待了……若今日再闯出祸事……如何是好啊?”
而那边李海岳跳将起来,她兴奋地道:“我正这么想呢……吴家姐姐,算上我一个!”
吴小妹点点头,看着夏惠吉道:“怕什么……我哥为建兴朝呕心沥血七载,鲁王算什么东西……他若有本事,早就在绍兴府聚兵北攻了……如今倒好,北伐功成就差最后一口气了,他倒闷声不响回来捡便宜了……天下哪有这等道理……我哥在前方为国争战,没空搭理他……可咱不是闲着嘛,正好替我哥出头……听我的,准没错!”
夏惠吉不安地看了看夏淑吉。
夏淑吉疑惑地问吴小妹道:“郡主方才说……鲁王怎么了?”
夏淑吉被拘禁月余,今日方才被夏惠吉说通李海岳和吴小妹,将人悄悄从王府牢里放了出来,藏在东厢房里,姐妹之间,也好讲讲体己话透透气。
自然夏淑吉是不知道杭州府变故的。
吴小妹微微一别头,没答理夏淑吉。
夏惠吉轻声将鲁王在杭州府登基,遭到江南无数民众反对,然后留守各卫纷纷向杭州府开拨,如今数道旨意送入应天府,欲调兵去杭州府护驾等等诸事,对夏淑吉述说了一遍。
夏淑吉闻听,她柳眉一竖,倒来了精神,“妹妹当去……与吴王相比,鲁王便是一昏君!”
夏淑吉心思的转变,不是她舍弃了心中的复仇。
而是此时吴争正在江北率军北伐,这合乎她的诉求,自然,她选择改站吴争这边了。
这话一出,吴小妹脸色好了不少。
李海岳更是拍手叫好。
夏淑吉道:“妹妹与海岳是女署副令……之前,咱们鼓动所辖各府织女和太平、宁国等府学子……王爷并未追究,所以人手应该还能召集起来……只要女署动起来,加上明社数万社众,再加上已经开拨诸卫和杭州府周边民众……事便可为矣!”
这话让屋中其余三女眼睛一亮,皆点头称善。
夏淑吉看了眼吴小妹,又想了想,斟酌道:“另外,咱们心里都清楚,家弟是绝不会与吴王反目的……自然,建阳卫不可能奉旨去杭州府护驾……如果吴家妹妹肯抛头露面……以郡主身份,在京城召集心向吴王之民众反对、抗议鲁王登基……如此,定可震慑京城居心叵测之人,从而影响朝廷决策……!”
诸女一脸兴奋!
……。
三日之后,应天府再一次上演,万众来“朝”的那幕景象。
源源不断的民众,从太平、宁国、广德、镇江周边等府向应天府进发。
人,还是同一批人。
只是,他们的诉求变了,他们打出的标语是——坚决反对鲁王复辟!
于是乎,短短七、八天内,江南十九府之地,数以十万计的民众反对朱以海窃国之举。
他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这个集向地,一个是杭州府,一个是应天府。
应天府来文的,杭州府来武的,可谓是文争武斗啊!
建兴朝堂,迫于民众舆论之压力,终于做出了不承认鲁王为建兴朝新君的决定。
当然,“民众舆论之压力”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郡主吴小妹打出吴王旗号,在吴王府召集在京吴王拥护者,广揽臣民,在长安街上,开坛讲座。
夏家才女夏惠吉主讲。
永历朝郡主、晋王嫡女李海岳站台。
建兴朝郡主、吴王妹子吴小妹压阵。
瞧瞧,这阵势,焉能不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讲什么呢?
论鲁王朱以海趁火打劫,窃国之举之无耻!
论大将军府诸公忘恩负义、背弃旧主之卑鄙!
论监国吴王殿下大公无私之仁义!
于是乎,当年早就被吴争主持“朝廷钱庄弊案”收拢起的偌大一部分京城人心,整个京城开始沸腾起来。
此时朝堂之上,代首辅王翊、阁臣冒襄、马士英等,终于在内阁会议上以压倒性的多数,达成了否认鲁王在杭州登基的合法性。
而最古怪的是,京城明室宗亲,在这次的问题上,几乎全在了吴王这边。
就算是他们真被吴争整怕了,可要如此异口同声地反对鲁王登基,那也非比寻常啊。
朱以海,看来真的是不得人心啊!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读书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汉明更新,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各方反应不一免费阅读。https://www.dushuge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