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科幻小说 > 谋断星河 > 第四百六十章:星河大学堂
  宏威十八年九月初一,筹备了整整大半年的星河大学堂终于挂牌招生了。

  挂牌当日盛况空前,以东篱先生、长庆子为首的诸子大拿几乎悉数到场,有名望的徒子徒孙们更是不计其数,而这其中的一大半都已成为大学的教授。

  在东篱先生和长庆子不遗余力的邀请和感召下,星河大学堂俨然已成一片学术圣地,挂牌这天就好像朝圣,甚至距离千里之外的名士学子都纷纷提前数月出发,以亲眼见证这一时刻为荣。

  京城里,这一天更是热闹非凡,在星河日报连续数月的报道之下,星河大学堂俨然被塑造成老百姓改变命运的阶梯,王公贵族灵魂升华的坦途。

  再加上星河大学堂竟然教授传说中的鬼谷之学,几乎所有人都对这所新生的学校抱有极高的期待,天不亮便早早起床去看热闹的人群甚至排出了近十里的长队。

  宏威皇帝特意下旨准百官休假一日,几乎所有在文坛有些名望的官员、勋贵都涌向刚刚建成的学堂,而少数能够拿到请柬之人更是有足以自傲的资本,因为那代表着他们在学术上的成就被星河大学堂认可,也就是被整个学术界认可。读书阁

  更多的官员没有收到邀请,和来看热闹的百姓一样被汹涌的人群堵在街口,可即便如此也无法浇熄他们一睹盛况的热情。

  巳时三刻,身为校董的宏威皇帝在发表了对学子们的谆谆教诲之后,手持小锤敲响了代表万物之始的铜锣,宣布星河大学堂正式成立。

  二十门特制礼炮齐鸣三十六响。

  观礼台上包括东篱先生、长庆子在内的一干学术泰斗集体起立,热烈鼓掌,受邀观礼的数千名士,和等待应考的五千考生热泪盈眶。

  掌声和欢呼声犹如巨浪十余里之外仍然能感受到那股动人心魄的气势和激动。

  只有守在某个阴暗角落里的校长徐锐满脸苍白,一头冷汗,累得几乎虚脱。

  从筹备星河大学堂,到真的挂牌整整拖了十个月,原因只有一个,那便是没钱。

  别看徐锐是个搂钱的铁爬犁,可是他花钱的速度更是无人能及,南北大战之后随着蒸汽机的应用,各项技术应用迎来井喷,花钱的地方比比皆是。

  就算有整个星河集团的利润作为补贴,可面对无数的无底洞,还是有些入不敷出,特别是一季度财报一直亏损,直到第二季度中期才算扭亏为盈。

  建一所足以改变世界的大学耗费何等巨大,为了不耽误工期,徐锐颇花了一些功夫才说服董事会向刚刚成立的帝国银行贷款四百万两,对这个项目进行投资。

  总算宏威皇帝在此之前便被徐锐说通,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还是挤出七百万两,按照徐锐的规划建立了由国家控股的中央银行兼商业银行——帝国银行。

  星河集团成为了帝国银行的第一个大客户,拿到了鼓励商业政策下的第一笔低息贷款,这无论对新生的银行,还是缺钱的星河集团来说,都是一次最成功的示范。

  这笔交易被星河日报以头版头条接连报道了数日之后,基本打消了商贾们对银行割韭菜的担忧,百姓富户们更是陆续将钱庄的钱取出,存到以国家信用为背书的帝国银行之中。

  而帝国银行开具的银票则开始在长兴及周边地区广泛流行,成为金银本位制度下的第一批实际纸币。

  这些都是这次交易带来的间接红利,当然也都是后话。

  在敲定星河大学的款项之后,表面上是卖了大夫子一个面子,实际上宏威皇帝也想以此作为教育及朝廷人才选拔机制改革的试点,因此才下旨以极低的价格将长兴城东多达两千亩的土地卖给了星河大学。

  从此之后,这个原本肮脏不堪的贫民窟便摇身一变,成了全天下学子们心心念念的圣地,无数新思想、新研究和新技术的摇篮。

  而因此被强制迁出的八万贫民则由星河集团新成立的房地产公司负责免费安置,算是徐锐与宏威皇帝做的一场利益交换。

  当然,对于这种带有公益性质的交易,徐锐打心眼里没动过什么歪心思,经济发展之后必然伴随着社会风气的剧烈变化。

  作为经济龙头的星河集团必须为社会做出表率,避免极度拜金主意把整个社会风气拖入阴暗面,同时也避免穷苦百姓们将星河集团看作为富不仁的奸商。

  长远来看,此举的意义甚至还在单纯的技术发展之上。

  而徐锐处理此事的方法也十分简单,直接挤出一笔钱,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将安置工程外包给数家商行,然后派出安歌带领的专业审计和监理团队进行监督。

  随着星河集团的几何式壮大,无数商行都成了星河集团的附庸和供应商,这笔生意原本并没有什么特殊。

  可是开工仅仅半个月,便有五六个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几个商行陆续被揪出,徐锐没有半点心慈手软,直接与长兴府来了一次联合执法。

  犯案的商行老板及掌柜遭到长兴府和工部的重罚,极个别胆大包天的不法商户甚至因为涉案金额“十分巨大”被直接充军三千里。

  商行们对徐锐“把好事办好”的决心终于有了清晰的认识,谁也不敢再对这个项目上下其手,安置工程渐渐步入正轨,提前了一个月结束,而且并未发现任何恶性质量问题。

  至此,八万人的住房总算有了着落,宏威皇帝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同时也为政府和商行合作的新模式奠定了基础。

  办完这件事,徐锐已经接连三个月没有休息,时间也来到了八月。

  此时他又不得不面临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大学的报名人数大大超出了想象。

  按照徐锐与东篱先生、长庆子等大拿商议的结果,由于师资并未完全到位,学校也未全部落成,第一届学生将作为精品工程,本着量少质高的原则,各院系加起来仅仅招收一千人。

  其实这也是因为徐锐对直接挑战持续两千多年的教育制度没有信心的原因,害怕准备好满桌子菜之后,入席之人却寥寥无几,会打击办学者的信心和热情。

  毕竟在另一个世界里,旧学术、旧观念的生命力顽强到可怕,甚至经历了战火遍地、国家重建、将民族文化推到重来(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等),才真正建立起一套全新的体系。

  可是徐锐没想到的是,这个世界毕竟还处在分裂状态,就好像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竞争令新思想、新学派、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及传播速度都要远远高于大一统的王朝。

  再加上徐锐通过朝堂、仕林和报馆发起的三位一体宣传攻势用力过猛,又有宏威皇帝的绝对支持,诸子大拿的鼎力相助,星河大学从一开始就成了一颗人人侧目的掌上明珠。

  八月初,经过初步统计,徐锐发现星河大学的报考人数竟然高达六万之多,几乎超过他心理预期十倍有余,而且随着报名截止日期日渐临近,报名人数还在呈爆炸式增长。

  预计到开考前,这个数字很可能会突破十万大关,要如何满足十万学子对知识的渴望便成了新的难题。

  时间仅剩一个月,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不支持大规模扩招,而且为了争取广泛支持,徐锐在学生成分上对勋贵集团做出了很大让步。

  第一批招收的一千名学生中有三成半的名额给了权贵和官员子弟,能够招收的寒门士子仅仅六百五十人而已。

  相对于报考人数中高达九成的占比,这样的配额将进一步挤占寒门士子们的空间,若是处理不当说不定会弄巧成拙,激起学变,得不偿失。

  何况就算不考虑寒门士子,因为报名过于火爆,宏威皇帝又十分护犊,大笔一挥便将所有皇子皇孙纳入了大学内定的免试入学名单,仅此一项便占去了一百多个宝贵名额,造成的结果便是连户部尚书杜若这等高官的嫡孙都必须真刀真枪地参加考试。

  为了帮孙子争取一个板上钉钉的机会,杜若是穿街走巷,最后竟找到了辽王亲自上门与徐锐说情。

  可是徐锐犹豫了一宿,还是拒绝了开后门的请求。

  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徐锐宁愿自己顶着压力,也绝不会从一开始便把歪风邪气带入校园。

  不得已之下,徐锐只有在八月底进行了一场临时加试,从将近十万考生中筛选出最为优秀的五千人来角逐最后不到九百个入学资格。

  除此之外,徐锐还临时建立了一所以培养高级技工和行业骨干为目的的技校,以接收大学落榜学生,大量分流迫切需要养家糊口的寒门士子,同时为工厂提供最需要的技术型劳动力。

  而等到九月初一午时,星河大学堂的开学典礼正式结束,一场前所未有,轰轰烈烈的入学考试便正式拉开了序幕。

  无数学子比肩继踵,踏上了彻底改变命运的独木桥之旅。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读书阁为你提供最快的谋断星河更新,第四百六十章:星河大学堂免费阅读。https://www.dushuge6.com